2017年土地管理工作围绕党和国家工作总体布局,以深化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强预期引导为取向,创新性地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土地政策,推动了中国特色土地政策体系的丰富完善和改革创新,促进了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一、促进土地要素高效利用,推动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的实现
一是落实"放、管、服"的要求,改进和优化建设用地审批制度,加快形成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二是合理安排年度建设用地计划,在"三去一降一补"中更大发挥土地政策的作用。三是推动差异化、多元化的产业用地政策创新,切实支持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用地需求。四是创新差别化的城市用地政策,全面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
二、出台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土地政策,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为落实2017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探索建立农业农村发展用地保障机制"的要求,国土资源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保障的通知》,保障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用地需求。在政策实施方面,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实施的举措包括: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和计划指标支持;因地制宜编制村土地利用规划;规范设施农用地类型;鼓励土地复合利用,拓展土地使用功能。
三、制定超常规的土地政策,支持贫困地区发展
一年来,国土资源部从扶贫之根本入手,为贫困地区"量身定做"超常规政策。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运用增减挂钩政策支持脱贫攻坚的通知》和《国土资源部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支持意见》,重点在增减挂钩政策和光伏用地政策上支持贫困地区发展。
四、适应新时代要求,推动耕地保护政策创新和发展
一是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体系及管理方式。2017年初,中央发布了《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和《关于改进管理方式切实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通知》,对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体系及管理方式进行了改革和完善。二是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关于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意见》提出按照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要求,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步伐,到2020年确保建成8亿亩、力争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
五、加强土地管理和调控,落实房地产调控的目标
一是强化住宅用地供应"五类"调控目标管理,编制并公布住宅用地供应3年滚动计划和中期规划,保证住宅用地供应平稳有序。二是为增加租赁住房供应,缓解住房供需矛盾,构建购租并举的住房体系。三是因城因地制宜,确定公租房、共有产权房、限价房、租赁房等保障性住房的用地比例和规模。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利用自有土地建设保障性住房。
六、土地制度改革与《土地管理法》修改取得重大进展
一是农村三项改革试点进入新阶段。2017年11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农村土地制度三项改革试点工作将延期至2018年12月31日。同时,中央深改组第1次会议决定将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扩大到33个试点地区。二是《土地管理法(修正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主要涉及完善土地征收制度、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和完善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相配套的重点制度。三是部署开展建设用地二级市场试点。2017年1月,国土资源部在全国选择转让、出租、抵押等交易量较大且不动产登记工作基础较好的34个市县,开展建设用地二级市场试点。其中,6个已开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的县(区)同时开展国有和集体土地二级市场试点。
七、完善土地及自然资源产权体系取得进展
一是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对公共服务项目,鼓励以出让、租赁方式供应土地,支持以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价出资或者入股的方式供应土地。二是探索建立覆盖各类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的有偿出让制度。完善和规范了国有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国有森林资源、国有草原资源、水资源、海域海岛资源等有偿使用制度。三是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顶层设计初步形成。
八、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方面有突破
按照《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应当将土地用途管制扩大到所有自然生态空间,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严禁任意改变用途,防止不合理开发建设活动对生态红线的破坏。在此基础上,逐步将分散在各部门的有关用途管制职责整合到一个部门,由其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的用途管制职责。
|